潘绥铭:男女难以克服的情爱矛盾

作者: 时间:2020-12-29 03:36:34 阅读:

男女在恋爱,婚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当恋爱的激情不再,矛盾重重,就像两只刺猬在不断的靠近对方,伤害对方,面对这些矛盾,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怎么说?

记者:目前饮食男女难以克服的情爱矛盾是什么?

潘绥铭:我们中国人现在是脑袋已经钻到云彩里边,脚丫子还在烂泥地里,一方面我们的基础根本没有达到那一步,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想已经非常高了,我们向往着那种温馨的生活,那种纯粹感情的交流,传媒又在不断地告诉我们,所有的电影电视都在告诉你,这个东西像《泰坦尼克》一样。我们在追求那个,可是实际上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每天琐碎的日常生活,你就算每天在麦当劳吃饭,你总得做一次饭,中餐做起来饭很烦琐,谁愿意,刷盘子刷碗谁愿意。它又在磨削着你这些东西,你怎么办?很多婚外恋不都这样?恋的时候,好,激情澎湃,恋了半天,最后碰到婚姻问题的时候,到了礼拜六、礼拜天,那个人要回家尽义务,你怎么办?出了矛盾,出了悲剧,杀了人了,服了毒了,都是解决不了这个矛盾。

记者:当然情爱一般人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激情,激情像火花一样,它容易就一闪即逝了,但是恩爱这种东西会稳定一点,会长久一点。

潘绥铭:SARS来了,你躲在哪儿去了,我躲在哪儿去了?回家,得有一个婚姻,得有一个家庭吧。一个小小的单人间里你是什么感觉。尽管在浪漫情爱开始的时候,谁都不要求这个,甚至于排斥这个,甚至于说我们就不结婚,但是你走到一定时候它还是需要,全世界的人也还是需要。


著名性学家:潘绥铭

婚姻在当代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记者:我就不知道婚姻在你们这些专家学者看来的话,它到底对于社会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它是不是慢慢地在弱化?

潘绥铭:它是在弱化,因为它的一些功能,它的生殖功能、财产功能、传宗接代功能已经非常弱化了,在我们现在中国城市里面已经非常弱化了,但是恩恩爱爱的功能不但不弱化,它有可能加强。因为什么?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人越来越是陌生人的社会,那么你就越有可能需要恩恩爱爱来做你的底,做你的避风港。因此,婚姻不会越来越稳定,这不可能。但是,它会变成一种连续多配偶制,结了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一生几次,不新鲜,一点都不新鲜,在发达国家都是这样。我们中国人太相信婚姻一定要白头偕老,婚姻神圣,所以老怕离婚,尤其怕离婚率升高,离婚率一升高人们就要讨论。其实满拧,离婚率再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可怕的是再婚率低。如果大家都离了婚都变成光棍了,都一个伴侣没有了,这个是有点问题。至少精神上是有点问题的。我们的调查现在完全可以证明,再婚以后爱情、性都比上一次婚姻好,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再婚率现在不够高,在我们看来只有70%多,还不到80%,这才是个问题。哪怕你一辈子结了5次婚,结了8次婚,可是你每一次是幸福的,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比一次更幸福。

记者:婚姻可以作为一种尝试和摸索吗,可以作为一个过程吗?

潘绥铭:通常人们现在讨论试婚,最关键的就是,作为对年轻人来说,你得真的是试婚而不是试性。你真的要试婚的话,那你一定要模仿婚姻那种生活,日常生活,居家过日子,你得有一个独立空间,你得像个家的样子,这才叫试婚,说你上了一次床这叫试婚,这叫试性,这不叫试婚。当然性也需要试,当然牵扯的问题就比较多了,你如何向对方负责。这个不是空口说白话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男性跟女性之间来讲,男性没关系,女性有怀孕的可能,万一出现了情况你能不能负责到底呢?性它就稍微复杂一点。

潘绥铭:不是说两个人相爱就一定能处得好的,我想任何老百姓都知道,相爱是相爱,但是能不能处得好是另外一回事,你可能非常爱,但是你处不好,也可能不太爱,但是处得很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婚姻是一种契约,它强调的是共同生活,普通人来说能不能处到一起。爱情是一种激情,它强调的是感受,我觉得不爱你了,他就是不爱你了,他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包括性也不一样,性根本的目的是什么?追求快乐呀,你说过性生活很痛苦,那谁还去过。性可以是一个人的,爱情必须是两个人,婚姻可能还有第三个人,还有孩子呢?这三个是非常不一样的事儿。所以你要想把这三者能够共同地维持起来,弄得比较圆滑,比较顺当,说实在是不太容易。我们很多人是碰巧了。可是将来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孩子那一代人,他们面临的人个性越来越强,独立精神越来越强。西方人的描绘就是我们越来越变成那个豪猪,身上长刺的那个,得保持距离,没办法很亲近,要不然你扎我,我扎你,这种生活状况下,要想做到相处得好就越来越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婚姻,离婚率越来越高,这个是必然的,不可阻挡,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从亲戚朋友的角度,我的亲戚朋友如果离了婚,我绝对不会说三道四,我一定是帮助他再婚,哪怕他不想再婚,我还会来劝解他,还是需要有婚姻。不好,不好可以离。

记者:您刚才说的这个概念让我觉得特有意思,您说这三者如果要是想把关系,婚姻、爱情、性这三者,如果想把关系协调得非常完美,大多数人可能是幸运碰巧,但是作为您一个专家,您应该给大家提出更多的忠告,怎么才能把这三者尽可能地协调得好一些。

潘绥铭:对于我们这个行当来说,搞社会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犯忌的事,我们没有资格来开药方,一般来说应该是心理学家更多地做这个事,心理学家更适合做,社会学家,因为我们研究的是宏观现象,像我刚才说,动不动就全中国20岁到64岁,可是每一对夫妻,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特殊的呀。我们这个一般规律,这个百分数不能够涵盖他的情况。所以,你碰到一个任何一件具体事的时候,我可能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