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面对遗精的现象

作者: 时间:2020-12-29 11:02:26 阅读:

遗精是指因脾肾亏虚,精关不固,或火旺湿热,扰动精室所致的以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遗泄为临床特征的病证。本病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房室不节,先天不足,用心过度,思欲不遂,饮食不节,湿热侵袭等。有梦而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者,称为滑精。

本病为男科疾病,其发病近年有增多之势,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灵枢·本神》篇说: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叙述了遗精的病因。遗精一证,在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称失精和梦失精,并提出了治疗的方药。《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出本病的病机有肾气虚弱和见闻感触等:肾气虚弱,故精溢也。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

宋·《普济本事方·膀胱疝气小肠精漏》载有治遗精方四首,该书正式提出了遗精和梦遗的名称。元·《丹溪心法·遗精》认为遗精的病因在肾虚之外,还有湿热:精滑专主湿热,黄柏、知母降火,牡蛎粉、蛤粉燥湿。至明代,对遗精的认识渐趋完善。如《医宗必读·遗精》指出五脏之病皆可引起遗精:苟一脏不得其正,甚则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景岳全书·遗精》比较全面的归纳出遗精之证有九种,并分别提出了治法方药。

西医学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等引起的遗精,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l.君相火旺劳心过度,心阴暗耗,心火偏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发为遗精。《证治要诀·遗精》谓: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折肱漫录·遗精》说:梦遗之证,其因不同,非必尽因色欲过度,以致滑泄。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凡人用心太过则火亢于上,火亢则水不升而心肾不交。士子读书过劳,每有此病。又心有妄想,情动于中,所欲不遂,心神不宁,君火偏亢,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也可发为遗精。

2.湿热痰火下注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湿生热,或蕴痰化火,湿热痰火流注于下;或湿热之邪侵袭下焦,湿热痰火扰动精室,发为遗精。《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说流》:有因脾胃湿热,气不化清,而分注膀胱者,亦混浊稠厚,阴火一动,精随而出,此则不待梦而自遗者。有因饮酒厚味太过,痰火为殃者。《明医杂著·梦遗滑精》云:梦遗滑精,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

3.劳伤心脾素禀心脾亏虚,或劳心太过,或体劳太过,以致心脾亏虚,气不摄精,发为遗精。《景岳全书·遗精》谓: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

4.肾虚不固先天不足,禀赋素亏;或青年早婚,房室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虚。若致肾气虚或肾阳虚,则下元虚惫,精关不固,而致滑精。故《景岳全书·遗隋》说: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之单薄也。若肾阴亏虚,则阴虚而火旺,相火偏盛,扰动精室,精液自出,发为遗精。《医贯,梦遗并滑精论》说: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有不梦,梦即泄矣。《证治要诀,遗精》谓:有色欲太过,而滑泄不禁者。

本病的发病多由于房室不节,先天不足,用心过度,思欲不遂,饮食不节,湿热侵袭等所致。《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景岳全书·遗精》指出: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精之蓄泄无非听命于心。故遗精的病位主要在肾和心,并与脾、肝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君相火旺,扰动精室;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劳伤心脾,气不摄精;肾精亏虚,精关不固。

【临床表现】

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频繁遗泄,每周2次以上,或在睡中有梦而遗,或在睡中无梦而遗,或有少量精液随尿而外流,甚者可在清醒时自行流出,常伴有头晕,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腰酸膝软,精神萎靡,或尿时不爽,少腹及阴部作胀不适等症状。多因劳倦过度,用心太过,恣情纵欲,感触见闻,饮食辛辣等因素诱发。

618是什么日子

【诊断】

1.已婚男子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出,或在睡眠中发生,或在清醒时发生遗精,每周超过1次以上;或未婚男子频繁发生精液遗泄,每周超过2次以上,伴有耳鸣,头昏,健忘,失眠,神倦乏力,腰酸膝软等症,并持续1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为遗精。

2.直肠指诊、前列腺B超及精液常规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