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恋童癖一词的历史来源

作者: 时间:2020-12-29 13:59:20 阅读:

恋童癖是一种性变态行为,这个名称是经过专家细心研究后所定下来的。也就是说,恋童癖具有很深的含义,若想探究这个名词的具体来源,就得从它的历史进行了解。

恋童来源于希腊语pais:男孩,小孩;philia:情谊。在英语中,pedosexuality与pedophilia可以作为同义词,但从后缀上可以看出前者具有更多性行为的意味。实际使用中,pedosexuality有时非正式地(也是错误地)被用于描述性侵犯者或儿童色情犯。pedosexuality是一种paraphilia,这是一个精神健康方面的术语,表示一种无力接受对等关爱的性心理。

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恋童有时也被错误地用来描述被青少年所吸引的人(见少年爱)。此处的年龄界定往往是法律上的,特别是关于性行为方面(参见同意年龄)。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关系或约会被社会和法律所接受(至少在有父母许可的情形下)的国家或文化中。例如法国或巴西,恋童则几乎从不用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超过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有权结婚、经济独立及怀孕。适婚年龄其实一般已较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结婚年龄为低,但仍有一少部份人会在此年龄之下结婚的。只要发生性关系者已越此年龄一般而言都不会被视为有恋童癖。

另外,在日本、台湾、香港、中国等东亚地区,ACG(动画、漫画、游戏)次文化把对男童的强烈喜爱称为正太控,把对女童的强烈喜爱称为萝莉控,但这些名称所表达的概念和思想行为与现实的恋童癖不同。

目前因为卡通及漫画创作渐渐朝向这两种类型,部份人士担心恋童癖在年轻人和御宅族当中增长,但暂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喜爱虚拟世界的儿童并对虚拟人物有性幻想的人有现实恋童癖的倾向。